新聞稿


發佈日期   「第二屆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工作坊」今揭幕
五得主揭示新聞背後「唯真為善」的真正意義

(前排左起) 五位普立茲新聞獎得主:Gregg Fields先生、Steve Fainaru先生、Leon Dash教授、劉香成先生和David Cay Johnston先生,聯同唐若文先生 (前排右二)、王英偉先生 (前排右) 及一眾嘉賓合照

傳理學院今年慶祝創院四十周年,特別舉辦了一系列富意義的主題慶祝活動,其中一項是今日(十一月十一日)揭幕的「第二屆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工作坊」,邀得五位獲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普立茲獎的得主來港,以講座、研討會等形式與師生、媒體從業者及公眾人士交流心得和分享經驗,藉此拓闊亞洲和本地新聞教育的視野及提升新聞實踐的水平。

工作坊今日在一眾主禮嘉賓,包括美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唐若文先生、浸大校董會暨諮議會主席王英偉先生、《信報》總編輯陳景祥先生、浸大副校長(學術)陸大章教授和傳理學院院長趙心樹教授的見證下正式啟動,展開為期一周的學術活動。

王英偉先生致辭時表示,二零零八年對於中國以至全球來說,是特別的一年,因為很多國際大事,如北京奧運、四川地震和最近的金融海嘯都相繼在這年發生。他指出,媒體從業員有責任去告知大眾,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,亦因此社會需要那些正直、誠實的新聞工作者,為市民提供準確、真實而全面的報導。

 

唐若文先生恭賀浸會大學舉辦「第二屆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工作坊」,並讚揚工作坊為出色和大膽的嘗試。他表示新聞自由非常重要,當傳播工作者透過新聞對社會作出影響的同時,亦應履行他們的責任去報導事實的真相。

工作坊今年邀請的五位普立茲獎得主是劉香成先生(1992年普立茲現場新聞攝影獎得主)、Gregg Fields先生(1993年普立茲公共服務新聞獎得主)、Leon Dash教授(1995年普立茲解釋性新聞獎得主)、David Cay Johnston先生(2001年普立茲專線報導獎得主)和Steve Fainaru先生(2008年普立茲國際報導獎得主)。他們於啟動禮上與傳媒和公眾見面,並參加於下午舉行的論壇,暢談「未來十年新聞變革:網絡衝擊、部落格、公民新聞報導及新媒體科技」。

浸大去年獲《信報》捐贈百萬元支持,創立了亞洲區首個「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工作坊」,每年邀請四至六位獲頒美國新聞界最高殊榮的「普立茲新聞獎」得主到浸大進行為期兩周的教學活動,藉以提升新聞教育質素,培育具國際視野的優秀新聞專業人才。

有關「普立玆新聞獎得主工作坊」詳情,請瀏覽網頁:
http://net3.hkbu.edu.hk/~ppww/index.html